《親愛的圖書館》關於那些書、以及置身其中的人們



個人是一個圖書館重度使用者,挑選住家所在時,距離圖書館的遠近也是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對於很多人而言,想看書的時候為什麼不買一本呢? 圖書館支持者,與購書支持者大概會有很大的岐異? 但我自己在人生不同時期,二種狀態都曾分別經歷過,和本書的作者一樣。

有一段時期住家空間夠大也穩定,就會想要大量購書,那時也是我最支持獨立書店的時期,每當上班煩悶想花筆錢痛快一下,我的做法是跳上捷運直達淡水,到當時第一代有河book掃書。我喜歡一個書架一個書架連續細看,一排一排不同主題的掃射,像打獵一樣心情十分歡快,看看今天會遇到哪一本? 帶著沉重的背包回家,心情非常充實。

這樣的時期一直累積到搬家前,意識到不管再怎麼整理書櫃都不夠用,以及意識到其實一本書會重看一次的機會少之又少。加上收藏的話,還得考慮灰塵與濕氣的災害,沒有定期整理,書況會變得相當一言難盡,看了心痛,很難狠心丟棄,但二手書也賣不了多好,實在是進退二難。

總之,重回圖書館的懷抱,人生和居家空間再度清爽許多,那是一個既公共又私密的空間,有機會在書架上找到想找的那一本,但更多時候是順手拿了鄰近相關主題的其他本,圖書館的有趣之處,就是在這種尋寶樂趣吧。

《親愛的圖書館》一書是圍繞著洛杉磯市圖總館的一場大火展開,可說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圖書館縱火事件,凶手是誰? 起火原因? 旁及該館的建築、歷任館長經營方式、不同主題館藏的負責館員工作屬性,與讀者們的互動等等,寫出了一座圖書館的生活面貌。說的雖然是別的國家、別的圖書館,卻也像是我們家的我的圖書館那樣。

雖然這本書有入圍openbook2021年年度好書,還請作者拍了影片,但顯然乏人注意。我自己借到書之後也擱置了一陣子,因為感覺厚重難以消化,還好還書期限在即,不得不加緊翻閱,這也是借書的另類好處,有時間壓力反而真的會看完。

有些書中片段涉及該館歷史與調查細節較多,就略略看過,但有好幾段文字看著當下覺得一字字都敲擊到自己,鏗然有聲,例如以下這段,寫作者與圖書館相隔多年,因為兒子要寫作業訪談館員,而再度踏入圖書館時,「時空相隔數十載、萬重山,我卻有騰空而起的感覺,瞬間被變回陪媽媽進館的異次元。一切都沒變--鉛筆尖在紙面上同樣颼颼劃,閱覽廳中央的書桌同樣有讀者嚅嚅低語聲,送書車同樣吱吱嗄嗄怪叫,偶有一陣書落桌面的紙堆碰撞聲。木製的借閱櫃檯刮痕纍纍,館員辦公桌一張張大如輕子,布告欄上隨風招展的凌亂告示也一如從前。柔緩溫吞的繁忙感,類似滾水翻騰時的水面,也和記憶中沒兩樣。書架上的書多多少少也絕對相同。

這並不表示光陰在圖書館裡凍結了。在這裡,時光被捕捉、被收藏,而且所有圖書館中,不只是我的時光,我的人生,天下所有人的時光也殊途同歸。在圖書館裡,時光被水壩攔住--不只被阻流,也被挽留下來。圖書館是匯聚作品與尋覓作品者的蓄水池,讀者能藉此一窺永生的真面貌;在圖書館裡,我們能不死不滅。

不過另一個讓作者下決心寫下圖書館的關鍵原因,是因為當初帶著她愛上圖書館的母親,已經因病記不起來曾經的往事。母女一起逛圖書館,但容許自己任意遊走,借自己想看的書,這既親密又自由的美好時光,隨著母親的記憶也即將不復存在?作者這麼說:「被遺忘?一想想就心寒。我唯恐的不只是自己被遺忘,也唯恐天下人全註定被遺忘 我深怕世人的人生全加起來,在人間留下小小的印記,然後骨肉化為塵土,印記被抹煞,彷彿像你我從未來過世上走一遭。這種想法之蒼涼,人只要想一秒,人生的總和就等於虛空,因為如果一切無法延續下去,一切都不重要了。

這意味著,我們體驗到的喜怒哀樂起伏全無跡可尋,人生僅僅是一場狂亂、隨機、難解的事件,是一盤湊不成樂章的散音符。話說回來,如果人學到、觀察到,或想像的事物能記下來保存,如果人能在自己的言行看見先人的影子,能想像自己的今生投射至後世,就可以漸漸發掘形體與目標--一個是可觸及的、熟稔的過去,另一個是日新月異的將來。空罐頭用線串起來能傳聲,你我全對著罐頭低語,說的話有人聽得見,於是我們對著下一個罐頭講同一句話,傳遞下去。寫書如同興建圖書館,是純粹的叛逆之舉,等於是宣示你相信記憶能永續不衰。」

然後是我最喜愛的一段:「在塞內加爾,提到某人過世,委婉的說法是,那人的圖書館被燒掉了。……人的頭腦和心靈裡有幾本巨冊,作者是我們的體驗和心情。各人的意識是一批珍藏的回憶,經過分類後儲存在心裡,成為一座人間走一回的私人圖書館,是無人能完整分享的私藏,死後焚毀,消失於無形。但是,如果你能從私藏品擷取一部分,與人分享--無論是個人或廣大民眾,無論是落筆在紙上或對人口述--那份記憶就能自動活起來了。

最後,還是來附一下購書連結好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