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六年級生的成長史,有最大公約數嗎?

我喜歡的FB作者「可對人言的二三事」出書啦! 但比起新書「俗女養成記」以及不知為何她的筆名要叫「江鵝」的困惑,我還是比較喜歡她的FB。



所以這算是推薦文嗎?



undefined




原因推理:雖然說六年級女生的成長史也許是化約了一群六年級生很多人的公約數,但作者是由自己家庭史做為中心,對我來說個別差異還是相當巨大,不是在大家庭裡成長、或家裡不是做生意的(作者家是中藥舖),很多細微處只能用一種,原來別人家是這樣子的、或者原來是這種心情啊,的心境來體會。



 



成長畢竟是太私密的過程,可能收看FB如我這樣的普通讀者,期待的是與她FB一樣日常微辣、莞爾一笑的幽默與同理。但讀完本書之後笑的部分少了,取代的卻是一種身為一個家庭女兒成長史中明明暗暗的負重感。



 



例如寫每逢年節,所有親戚都回家過年才會「亮起來的房間」,每年盼著孩子孫子回來團聚的奶奶爺爺特別開心,家裡會有宛如嘉年華的錯覺。作者原本是期待著「非日常」的開心夢幻,但久了也會發現自己和爸媽明明才是日常生活裡的「自己人」,但在所有親友團聚的當下,因為「人以罕見為親厚」或者因為不常相聚而有的特別待遇與偏心,終於讓作者對阿嬤發出不平之鳴,為什麼做同一件調皮的事,被處罰的只有自己的弟弟而不是一同行為小超線的親戚孩子呢?



 



「阿嬤生我的氣生了很久很久,大概是第一次有人敢這樣挑戰她的權威,爸爸不得不出面處罰我,罪名是沒大沒小。但事實上,當時已經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梋阻止我。挾著他們慣出來的長孫女的驕氣,乘著青春期的敏感,開始懷疑這個家庭試圖植入到我身上的家庭觀。一直以來,阿公和阿嬤都物以稀為貴地抱持著「人以罕見為親厚」的態度,雖然我因為機靈又狗腿,向來都在他們親厚的圈圈裡,但是忽然明白自己的父母是親厚圈外的無聲人,令我非常不安。



 



深厚的感情基礎讓我和阿嬤終究恢復良好的祖孫關係,心裡即使明白對方的愛在某些方面會有界限,並不妨礙彼此在其他方面互相付出。家人之間的愛沒辦法非黑即白,相互依存就是同時損耗又修補著。」



 



回過頭來,想想這本書的定位,大概是在「作者個人的成長史」與「六年級生的同情共感」之間拉扯,才會有這船的小齟齬。書封書底給它的定位是「寫給六年級女孩的情書」,書內很用心底在每個章節前繪製了六年級生會有同感的插畫,那個世代聽過的歌、喜愛的明星、瘋迷的電視劇。不過收回線來,書的內文仍然是一個太私密的,寫給自己家人、或說不知道是否違反家族成材期待的,一個六年級女生自己給自己的情書。



回憶終究是太個人的事,除非依作者的功力可以把這份情感細緻到超越個人,成為一個情境裡足以代表一切人情感可能的精緻標本。



 




十分好奇這本書後續會有怎樣的迴響呢,我還是會持續收看「可對人言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