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癖不可與交:推薦《祖父的六抽小櫃》



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這話我是認同的。
進入這本作者勾勒的台灣民藝書,
裡面包藏了一個你我可能都不熟悉的台灣過往大千世界。
我也曾慨嘆著想要一座兒時記憶中方便實用的老「菜櫥」,
書中還真有介紹了這一篇章。
駱以軍在序言中說這書是「一種少年同伴的時光冒險邀請」,
我覺得它更像與老伴相濡以沫的款款深情,還有深入不知名小鎮尋寶、在老人家堅持與售出間折衝、與販仔交鋒搏感情的片段,儼然又有那麼一些現代奇幻武俠的fu。


一般說到昔時台灣,大致上不脫古蹟與古物,
古蹟的書大多有很精美的彩圖、搭配仔細的風格解說、加上建物的歷史沿革,
美則美矣,對我來說好像少了些什麼。
自從去了澳門旅遊之後我才恍然大悟,我是個很注重生活感的人。
因此在眾多古蹟裡我還是最喜歡現在的「台北故事館」,也就是以前的圓山別莊,
不只因為它特別好看,也因為它曾經是有人生活過的地方。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古董大抵也是這樣吧,孤伶伶地置身拍賣圖冊的古物,
華美脫俗待價而沽,也有許多讓人一看就讚~好看極了的精品,不過總之是與我們無緣的東西。就算真有本事買下,就算不是古董杯盤,即使只是名牌瓷器,捨得拿來日常使用、甚至敢放進洗碗機的人又有多少?

但是如果只是買下,隨即編號入庫,真的「擁有」了它麼。

所以我喜歡這書的原因最重要的還是,看這些可愛的老東西(當然有的於我毫不心動這就各隨其便唄)和作者緣定今生的經過、和這些物件在他家排列組合、相伴相惜的模樣。右圖這隻是「虎爺」(p.127)

可以當作台灣民藝傳奇來讀、也許當作民藝品簡介也無不可。但是既懂文物、又會書寫的人還真少之又少。描寫精準而平實、但又流露個人風格,還能動人。

像描寫「憨番」的這一段:
「番人倆有圓鼓矮胖的造型,刀法樸拙陽剛,人物開臉滑稽有神,是用心上過妝的,雖然蓄鬚濃眉有粗鄙武夫的胖大臉頰,卻無法不顯得粉嫩狐媚。福杉材質的番人身上保留著建築構件的粗大榫頭,紅藍兩種礦物色彩中毫不意外地散發古老木雕所應有的靜好質地。」

「倆番是在蘇仔的店裡找到的,他的店開在省道上,在一個左傾的大彎道之後。每次來到這裡,車子總像是沿著道路在嘉南平原上滑出一道弧線,切開了無數的百年磚屋與三合院。造路的人任其空無頹圮著,像展示某種傷害性的櫥窗一樣,開膛破肚,毫無遮掩地凝結在傷害的時刻裡。蘇仔以紅漆大字將自己的名字寫在磚牆上,沒有店面,亦沒店號,就”蘇仔”二字。」(P.129)

「物的生命其實比人久遠」~也有這樣哲學式的啟發,不過最動人的還是對舊情的眷念:「一切的損傷、斑駁、缺漏與壞毀都因歲月而起,即使這些時間的傷害真的礙眼,我都不忍嚴厲以對。因為損傷老東西的,不也是讓它充滿動人靈光的同一種力量?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作者的部落格:http://pour-nomadologie.blogspot.com/
博客來OKAPI:【新手上路】召喚一個感動還有可能的世界——楊凱麟《祖父的六抽小櫃》